主页=>会计学校=>会计

 

                                 所得税会计

概述

财务会计和税法体现着不同的经济关系,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它们的本质差别在于确认收入实现和费用扣减的时间,以及费用的可扣减性。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或亏损,下同)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下同)之间的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这里所指的税前会计利润即为目前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这里所指的应税所得是指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随着我国的税法与会计准则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扩大,为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财政部1994年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如下调整事项:

  1. 企业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企业,可以在递延法和债务法中选择。
  2. 确认所得税为一项费用,在利润表净利润前扣除。
  3.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并将其金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递延借项或递延贷项项目内。

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是指会计准则和税法两者目的不同,对损益确认的时间和范围不同,导致的差异。

永久性差异

是指计算损益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在本期发生,但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会计准则作为收益,而税法不作为收益。如国债利息收入。
  2. 与1相反,如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工程项目,税法规定按该产品的收入与成本的差额计入应税所得。
  3. 会计准则作为费用或损失,而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允许扣减。如各种赞助费等。
  4. 与3相反。

时间性差异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会计准则作为本期收益,而税法作为以后期间收益。如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投资的投资收益,应按被投资企业期末净利润以及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但按所得税法规定,如果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率,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要补交所得税,补交所得税的收益部分需待被投资企业实际分得利润或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利润时才计入应税所得,从而产生时间性差异。
  2. 与1相反。如某些收益按税法规定在逾期一定时间仍未在财务核算上反映,应确认为收益,计入应税所得。当按照会计准则,也视具体情况与以后期间确认为收益,从而产生时间性差异。
  3. 会计准则作为当期费用或损失,而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在以后期间扣减。如产品保修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可与产品销售当期计提;但按照税法规定于实际发生时从应税所得中扣减。
  4. 与3相反。如固定资产折旧,税法规定可以使用加速折旧。

分为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是指将增加未来应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

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可抵减未来应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并将其金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递延借项或递延贷项项目内。

应付税款法(即当期计列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

在这种方法下,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的所得税,即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税所得与现行税率的乘积。

例1:某企业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总额为100000元,19×1年实际发放的工资为120000元。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本年折旧额为50000元,按照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本年折旧额为65000元。该企业19×1年损益表上反映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50000元,所得税率为33%。该企业本期应交所得税和本期所得税费用如下:

(1)税前会计利润 150000

加:永久性差异 20000

减:时间性差异 15000

应税所得 155000

所得税率 33%

本期应交所得税 51150

本期所得税费用 51150

(2)19×1年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51150

贷:应交税金棗应交所得税 51150

(3)实际上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棗应交所得税 51150

贷:银行存款 51150

(4)会计报表附注说明

本期发生会计折旧500000元,按税法规定可在应税所得前扣除的折旧费用65000元,差异15000元,如按照现行税率33%计算,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金额为4950元。本期计税工资总额为100000元,实际发放工资为120000元,差异20000元,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余额为6600元。

不管税前会计利润多少,在计算交纳所得税时均应按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调整为应税所得,再按应税所得计算出应交的所得税,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即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跨期所得税分摊)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办法。在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递延法

递延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税的影响金额。

递延法的特点:

  1. 资产负债表反映递延税款的余额,并不代表收款的权利和付款的义务。递延税款的余额是按照产生时间性差异的时期所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确认,而不是以现行税率计算的,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的余额不作调整。即递延税款的帐面余额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不能完全反映为企业的一项负债或一项资产。例如( )。
  2.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一般用当初原有税率计算。例如( )。

采用递延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

  1. 本期应交所得税(按现行税率计算)
  2. 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按现行税率计算的未来应交或未来可抵减的所得税金额)

公式:

本斯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预交)-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预抵)+本期转回的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补交)-本期转回的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补抵)。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可抵减的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 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例如:( )

步骤1:分析:

1.税前会计利润150000

加:永久性差异20000(工资超额发放)

减:时间性差异15000(税法规定加速折旧,实际未按此执行,少提折旧,是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2.应税所得155000

所得税率33%

3.本期应交所得税51150

加: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5000*33%=4950

4.本期所得税费用56100

步骤2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561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1150

递延税款 4950

比较:

项目

采用应付税款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

所得税费用处理不同

采用应付税款法时,不确认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本期应税所得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作为本期的所得税费用

采用递延法时,需要确认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并作为本期的所得税费用的组成部分

对永久性差异的处理方法一致

永久性差异确认为本期所得税费用或抵减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发生的差异计入损益,但不能在应税所得前扣除。如违反税法的罚款支出所得税影响金额。

永久性差异的处理方法的核算基础不同

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在不存在永久性差异和其他某些特殊情况下,本期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所应承担的所得税费用,符合配比的原则(一定时期的收益与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相配比)。如下例:

例如:某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500,000元,本期发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50,000元。所得税率33%,并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

本期应交所得税为450000*33%=148500元

本期递延税款贷方发生额为50000*33%=16500

本期所得税费用:148500+16500=165000

即本期收益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500000*33%=165000

反映了现行的税率33%。

 

如果有永久性差异和其他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类推。

 

(二)、债务法

债务法,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的帐面余额。

债务法的特点

1.本期时间性差异预计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未来应付税款的债务,或者作为代表预付未来税款的资产。

递延税款帐面余额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而不是按照产生时间性差异的时期所适用的税率计算;因此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要调整递延税款帐面余额。使得余额等于累计时间性差异与现行所得税率的乘积。

如果不调整,则递延税款帐面余额不能真正反映未来应付的所得税或未来可抵减的所得税。所以,从理论上讲,债务法比递延法更科学,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为一项负债或一项资产。

2.采用债务法时,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均应以现行税率计算确定。

采用债务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

(1)本期应交所得税;

(2)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3)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帐面余额的调整数。

公式: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如:(第二年所得税率改为30%,其他相同)

步骤1:分析:

1.税前会计利润150000

加:永久性差异20000(工资超额发放)

减:时间性差异15000(税法规定加速折旧,实际未按此执行,少提折旧,是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2.应税所得155000

所得税率30%

3.本期应交所得税46500

加: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5000*30%=4500

减:应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5000*3%=450

4.本期所得税费用50550

步骤2: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505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6500

递延税款 4050

 

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