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概述
Chapter 1
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
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
企业的目标及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各种市场是企业的土壤,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是以收抵支,是不断创新,以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取得收入,并且不断降低成本,减少货币流出。
企业生存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偿还到期债务。
因此,威胁企业生存的一是长期亏损(内在原因),二是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直接原因)
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一个要求。
企业是在发展中求得生存的。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企业发展集中表现为扩大收入,扩大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产品质量,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并改进技术和管理。但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货币。
因此,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二个要求。
企业必须获利采用生存的价值。
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正常营业产生的和从外部获得的)使企业获利,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
企业的财务目标
上述对财务管理的要求,需统一起来加以表达,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缺陷: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没有考虑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这种观点把利润和投入资本联系起来,但仍然没有考虑时间和风险的关系。
这种观点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其考虑了利润取得的时间(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时间);考虑了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一每股价格表示);考虑了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大小。这也是本书采纳的观点。
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如同商品的价值一样,企业的价值只有投入市场才能通过价格表现出来。
我国企业按出资者的不同,分为三类:独资企业(无限责任)、合伙企业(无限责任)和公司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我们将以上市公司为背景,展开财务管理讨论。
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股票价格代表了股东财富。因此股价高低反映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从公司管理当局的可控因素看,股价高低取决于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而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又是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决定的。
投资报酬率
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投资报酬率可以体现股东财富。盈利总额不体现股东财富。
风险
不能仅考虑每股盈余,不考虑风险。
投资项目
企业的投资计划会改变其投资报酬率和风险,并影响股票的价格。
资本结构
是指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会影响投资报酬率和风险。一般情况下,企业借款的利率低于预期的报酬率,可以通过借债筹集短期资金而提高公司的预期每股收益,但也会同时扩大预期每股收益的风险,如销售萎缩情况下。
股利政策
加大保留盈余,会提高未来的收益率。
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冲突与协调
经营者和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债权人不是为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与股东的目标并不一致。公司必须协调这三方的目标冲突,才能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经营者和股东
经营者的目标是:
经营者违背股东的表现:
为防止经营者违背股东目标的办法:
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的目标,其条件是双方信息不一致,主要是经营者的知晓的有关信息不为股东所知。但全面监督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且代价很高。如聘请注册会计师,只是审查会计资料等,不要求全面审查所有管理行为人。因此不可能事事都监督。
激励可减少违背股东目标,但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带来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相互制约。能使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股东和债权人
债权人事先知道借出资金是有风险的,并把这种风险的相应报酬纳入了利率,通常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公司现有资产的风险;预计新添资产的风险,公司现有的负债比率;预期公司的资本结构。
但资金一旦到了企业手中,债权人就失去了控制权,股东可以通过经营者为自身的利益而杀害债权人的利益,其通常的方式是:
债权人为防止其利益受到伤害,除了寻求立法保护,如破产时优先接管,优先于股东分配破产财产外,通常采取下列措施:
1.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2.发现公司有剥夺其财产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或提前收回贷款。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
有不一致的地方。如为了获利,可能生产伪劣产品;可能不顾工人的健康和利益;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可能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等。
为此,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公众利益的法规,如公司法、反暴利法、防止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合同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产品质量法等。
但我国目前法制不健全,企业有可能在合法的情况下从事不利于社会的事情。因此企业还要受到商业道德的约束和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督,以及社会的舆论监督。
Chapter 2
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对象
是现金(或者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现金流转的概念
短期循环
变为非现金资产,然后又回到现金,所需的时间不超过一年。
长期循环
变为非现金资产,然后又回到现金,所需的时间超过一年以上。
折旧是现金的一种来源。
长期循环和短期循环有联系,共同的起点是现金,被使用后,分别进入在产品和各种费用帐户,又汇合在一起,同步形成产成品,产品经出售同步转化为现金。
现金流转不平衡
内部原因
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财务管理将大大简化。实际上,这种情况极少出现。这种原因有外部的,如市场变化、经济兴衰、企业间的竞争等;也有内部原因,如盈亏扩充等。
盈利企业的现金流转
如果不进行大规模扩充,通常不会发生严重的财务困难。
亏损企业的现金流转
亏损额小于折旧额的企业,在固定资产重置以前可以维持下去。如果亏损额大于折旧额,不从外部补充现金将很快破产。
扩充企业的现金流转
固定资产的投资的扩大、存货的增加、应收帐款的增加、营业费用的增加,都使现金流出扩大。
首先从内部寻求资金,如出售短期证券,减少股利分配,加速收款等。
其次从外部筹集。
外部原因
市场的季节性变化
淡季资金不足,旺季过后积存过剩的现金。
企业的采购,尤其用农副产品为原理的企业更是如此,集中采购而均匀耗用,使存货具有周期性,现金收支不能同步。
企业人工费用开支也具有周期性。如年终发放奖金,节假日加班,季节性用工等。
财务主管要对这些变化有所准备,并适当留有余地。
经济兴衰
任何国家经济发展都会有波动,在经济收缩期中有过剩的现金,如果预知不景气的时间很长,推迟固定资产的重置,折旧积存的现金也会增加。这种财务状况给人以假象。随着销售额的减少,大量的经营性亏损很快接踵而至,现金将逐步减少。
当经济热起来时,积存的现金逐步用尽。不仅扩充存货需要大量现金,且受繁荣时期乐观情绪的影响,企业会对固定资产进行扩充性投资,并且往往要超过提取的折旧。此时银行等贷款人也很乐观,愿意为盈利企业贷款,酬资不会太困难。但经济过热必然造成利率的上升,过度扩充的企业背着巨大的利息负担,会首先受到经济收缩的打击。
通货膨胀
也会使企业遭受现金短缺的困难。料工费的成本增加;而售价的提高使应收帐款占用的资金也增加,企业唯一的希望是利润的增加,否则,现金会越来越紧张。
通货膨胀造成的现金流转不平衡,不能靠短期借款解决,因为不是季节性的临时短缺,而是现金购买力永久地被蚕食了。
企业间的竞争
在竞争中获胜的一方通过多卖产品挽回其损失,实际上是靠牺牲其他企业的利益加快自己的周转。
广告竞争会立即增加现金流出。有时广告不能完全阻止销售下降,只是下降得少一点。
其他增加新的产品或售后服务,用软办法竞争,也会使企业的现金流出增加。
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目标是企业财富的最大化。
企业财富的最大化的途径是提高报酬率和减少风险。
报酬率和风险的大小又决定于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
因此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
投资
融资
股利分配
财务管理的职能
一般认为管理最主要的职能是决策、计划和控制,所以财务管理的职能分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计划分为项目计划和期间计划。项目计划的编制和采纳过程就是决策过程;期间计划是针对某一时期的,其目的是落实既定决策,明确本期应完成的全部事项。
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的过程
情报活动
根据初步设想的目标收集情报,作出决策的依据。
设计活动
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方案,评价每一方案的得失和利弊。
抉择活动
在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行动方案。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为了的预测。
审查活动
评价决策的质量,即主观符合客观的程度,以便改进后续决策。
事实上,这四个阶段不是一次顺序完成的,经常需要返回到以前的阶段。如设计和抉择时发现情报不充分,还要再收集情报。这四个阶段有一定通用性。如收集情报阶段,包括了解收集情报的情报,设计收集情报的方案,决定任何收集情报,评价收集的情报是否符合需要四个小阶段。
财务决策系统的要素
以下的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决策体系。
决策者
可以使一个人或一个集团(决策机构)
决策对象
想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
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十分重要,大部分决策失误都与信息失真有关。
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包括决策的一般模式、测试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决策方法论、数学和计算机的运用等。有了正确的信息并不一定有正确的结论。决策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并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分析、推理和判断,才能找到好的方案。
决策结果
通常采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明显的形式来表达。
决策的价值标准
是评价方案优逆的尺度。
历史上首先使用的是单一价值标准,如利润最大、产量最大、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质量最优、时间最短等。单一决策价值标准给人们带来许多教训,如不顾安全生产,使产量和利润也掉下来;单纯追求短期利润,使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甚至破产。因此人们开始考虑多目标的综合决策。
后来以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尺度的综合经济目标为价值标准。经济效益可理解为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将各种投入和产出货币化,然后比较,使人们扩大了眼界,看问题比较全面长远了。
但当今社会的、心理的、道德的、美学的等非经济目标日益受到重视,在评价方案的最后阶段要考虑这些因素,综合判断。
决策的准则
现在决策理论认为,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和时间、成本、情报来源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十全十美,只要使多重目标达到令人满意的、足够好的水平,就以此作为行动方案。
决策的分类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企业有些经济活动是不断重复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如订货、材料收发等。但有些活动具有独特性,不会重复出现,它们具有创新的性质,称为非程序化决策。如新产品的开发,多种经营的决定。只能针对具体情况,按照收集情报、设计方案、抉择和审查的过程来个别解决。
长期和短期决策
销售决策、生产决策、和财务决策
按决策涉及的管理领域分
财务计划
是指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怎样做和谁去做。
(What when how who)狭义的财务计划,是针对特定期限的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
财务规划的工具是财务预测和本量利分析。规划工作主要强调各部分活动的协调,因为规划的好坏是由其薄弱环节决定的。
财务控制
计划是控制的依据,控制是计划的执行手段,它们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循环。
财务管理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
Chapter 3
财务管理的环境法律环境
国家管理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手段包括行政管理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企业组织法规
税务法规
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情况下,减少税负。税负的减少,只能靠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时的精心安排和筹划,而不允许在纳税行为发生时去偷税漏税。精通税法,对财务主管人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财务法规
《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了:
还有各种证券法规、结算法规等。
金融市场环境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一切资本的流动场所,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流动,如黄金和外汇的买卖、国内外保险的办理、生产资料的产权交换等。
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有价证券市场,即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和买卖市场。
金融市场与企业理财
金融市场是企业投资和融资的场所
需要资金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融资,资金有了剩余,也可以以灵活的方式投资,为其寻找出路。
企业通过金融市场使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
股票和长期债券,在金融市场上可以随时兑现;远期票据通过贴现变为现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在金融市场上卖出。与此同时,短期资金也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变为长期资产。
金融市场为企业理财提高了有意义的信息
利率变动,反映了资金的供求情况;有价证券的行市反映了投资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评价。它们是经营和投资的重要依据。
金融性资产的特点
流动性
是指金融性资产能够在短期内不受损失的变为现金。流动性高的金融性资产特征为:容易兑现、市场价格波动小。
收益性
风险性
是指不能恢复其投资价格的可能性。金融性资产的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
上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且成正反比关系。
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组成
金融市场的分类
按交易的期限划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
按交割的时间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按交易的性质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分别叫初级市场、一级市场和次级市场、二级市场
按交易的直接对象划分为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期货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组成
由主体、客体和参加人组成
主体是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结构
客体是金融市场上买卖的对象如票据和各种信用工具。
参加人是指客体的供给者和需求者。
我国的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政策性银行
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结构。
与商业银行比,特点为: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而以政府拨款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为主要资金来源;其资本主要由政府拨付;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考虑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效益;其服务领域主要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的而商业银行不愿融资的领域;一般不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其业务由商业银行代理。
但其贷款要求还本付息、周转使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其业务范围主要是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提供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商业银行
分为两类:
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其资金运用目前被严格限制在银行存款、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范围内,不能为企业提供资金。
信托投资公司。主要是以受托人的身份理财。其主要业务有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和投资等。
证券机构
财务公司。是由企业集体内部各成员单位入股,向社会募集中长期资金,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的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其业务被限定在本集团内,不得从集团之外吸收存款,也不得对非集团单位和个人贷款。
金融租赁公司。主要业务有动产和不动产的租赁、转租赁、回租租赁。
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决定因素
利率分为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竞争形成的利率,包括同业拆借利率、国债二级市场利率等。市场利率要受官方利率的影响,官方利率的确定要考虑市场供求情况,一般说来两者并无显著脱节现象。
利率
=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变现力附加率+违约风险附加率+到期风险附加率是指无通货膨胀、无风险的情况下的平均利率。受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的影响。
每次发行国库券的利率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国库券的利率
一些小公司的债券鲜为人知,不易变现,投资人要求变现力附加率
(提高利率1%-2%)作为补偿。债券评级,便于确定违约风险附加率。
是指因到期时间长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差别。例如五年期的国库券比三年期的利率高。两者变现力和违约风险相同,差别在于到期时间不同。到期时间越长,在此期间由于市场利率上升,而长期债券按固定利率计息,使购买者遭受损失的风险越大。到期风险附加率,是对投资者承担利率变动风险的一种补偿。
受到期风险的影响,长期利率一般会高于短期利率,但有时情况会相反。这是因为短期投资有另一种风险,即由于到期日市场利率下降,找不到获利较高的投资机会,即再投资风险。当再投资风险大于利率风险时,即预期市场利率将持续下降,人们都在热衷寻找长期投资机会时,可能出现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情况。
对财务人员来说,最好是能可靠预测利率趋势,确定期限长短。但利率很难预测,因此,它们只能合理搭配,使企业能在任何利率环境中都能生存下去。
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速度,对企业的理财有重大影响。企业为了跟上这种发展并在其行业中维持它的地位,至少要有同样的增长速度。企业要相应增加厂房、机器、存货、工人、专业人员等,就需要大规模地筹集资金。
经济波动在所难免,财务人员要有所准备,运用好资金,以满足生产经营。
通货膨胀
企业对通货膨胀无能为力,为了实行期望的报酬率,必须调整收入和成本。同时,使用套期保值等办法减少损失,如提前购买设备和存货,买进现货卖出期货或相反等。
利息率波动
以及与此相关的股票和债券价格的波动,既是机会,又是挑战。
在预期利率将持续上升时,以当前较低的利率发行长期债券,可节约资金成本。
政府的经济政策
政府具有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政府的行政法规等,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重大影响。
国家的优惠鼓励政策和有利倾斜,构成了政府政策的主要内容。在财务决策时,以政策为向导,才能趋利除弊。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政府政策会因经济状况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在决策时为这种变化留有余地,甚至预见其变化的趋势,对企业理财大有好处。
竞争
竞争是商业战争,综合了企业的全部实力和智慧,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波动带来的财务问题,以及企业的对策,都在竞争中体现出来。